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早日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导向和目标!使其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各领域各环节,推动我国经济体系、产业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等全方面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是从体系制度的全过程出发的,是遵循系统管理的原理,通过实施一整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在企业组织内建立起一套完整且有效的、形成文件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能源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企业组织的活动和过程及其要素不断的优化,通过厉行节能的监测、能源的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以及企业组织能耗的计量与测试、企业组织能量平衡的统计、管理的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和节能考核等这些措施,不断的提高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及有效性,从而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企业预期的能源消耗以及使用目标。
一、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一般按以下几个认证流程来进行。
1、前期领导决策与准备
依据我国相关政策的推动,全国各省地方的有关部门的工作实施方案下放,各地耗能的企业组织领导层相继的开始决策安排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并安排企业组织中具体体系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寻求能源管理体系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工作。
2、认证范围的界定
企业组织能源管理体系涵盖范围当中包括了生产过程、服务、以及产品等一些列与能源相关的因素。
企业组织应当要识别并且确定企业边界覆盖下的导致能源消耗的所有活动和运行。
3、企业初始能源的评价
初始能源评审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首先是能源管理调查;
其次是能源技术调查。
初始能源的评审是企业组织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咨询的老师就需要在现场对企业组织的生产过程以及企业组织以往的耗能情况等历史数据来进行观察喝分析。并以此来作为能源管理方针、制定目标指标以及管理方案、确定体系优先事项、编制体系文件的依据等。
同时还要处理体系的宣贯、能源内审员培训等一系列的工作,企业组织的能源能否在体系当中正常良好的运行,主要还是要依靠内审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力等,因此针对企业组织实际情况来去做能源内审员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4、能源体系策划
能源体系策划主要包括能源管理标准的如下几个要素:
1,能源方针;
2,能源因素;
3,法律法规;
4,标准及其他的要求;
5,基准与标杆目标和指标;
6,能源管理方案。
想要建立一个完善且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能源管理体系,体系当中的策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企业组织是否能够在体系运行实施的过程当中受益,都需要看体系策划的质量。
5、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咨询的老师在做完企业现场的调研之后,根据体系标准的要求以及耗能企业实际的情况,来编制适合企业长期运行实施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这是企业组织通过技术管理的手段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根据耗能企业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和实施过程不同等等因素,体系文件并非是一成不变,很多企业组织在体系实施过程中进行着不断完善与修订。体系文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企业的最高领导者的批准之后方可正式运行。
6、能源体系的运行
能源体系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需要企业组织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加强力度,发现了问题后,需要及时的进行修订,并保持能源体系的有效运行。
7、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企业组织在按照建立好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运行了2到3个月之后,由咨询的老师到现场来为企业做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工作。
二、办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需要什么资料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申请清单(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体系运行时间超过6个月。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适用时);
3、生产许可证和其他行政许可证明复印件、资质证明等复印件(适用时);
4、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清单;
5、能源体系专用资料:
1)年综合能耗(tce);
2)体系覆盖的有效人员数量;
3)是否属于国家/地区的重点的用能单位;
4)是否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工艺;
5)能源种类个数;
6)主要能源使用个数;
7)能耗限额标准;
8)用能设备类别数;
9)认证范围内各种产品的预计年产量(单位:万吨);
10)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及边界。
6、其他相关申请资料等。
三、能源管理体系咨询需要多长时间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咨询工作从准备阶段开始,联系能源管理咨询公司到企业做调研、培训、咨询,要经过几个阶段:
1、 准备阶段
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企业生产、产品、服务等活动中的能源管理因素及可控能源因子,提出能源管理体系改进的重点工作,包括:过程、环节、技术。
2、 贯标培训;
3、 管理体系策划;
4、 管理体系文件化阶段;
5、 体系运行;
6、 体系认证;
总体来讲,能源管理周期要根据企业人数、耗能状况、用能设备、工作细化程度等因素综合考量,一般周期3-10个月不等。